1. <source id="zq149"><menu id="zq149"></menu></source>

                日日新是什么樣的創新學校?

                  文|張冬青 日日新學堂創始人、校長

                  日日新作為新教育的代表之一,也會被質疑創新不夠大膽??v觀十幾年的新教育,包括中國和外國,失敗的經驗多過成功的經驗,但不影響所有的創新實踐推動了整個教育的發展。關于創新和教育的話題,日日新16歲了,我思考的時間比16年還多。容我逐層道來。

                  1、 教育是世俗層面和理性層面的事業。

                  強調世俗性是區別于宗教教育、靈性教育等。十幾年的新教育探索,出現了把經典宗教化的讀經學校、道教佛教基督教的學校。有的學校選老師要看星座、八字等,有的學校要老師和學生在人格類型上配對,有的老師要用有法力的氣息打通孩子,等等。各種神秘主義的說法和做法我通過家長的介紹接觸過一些,針對這些信息,我定義自己做的教育是世俗層面的?!墩撜Z?述而》說:“子不語怪、力、亂、神?!蔽蚁蚩鬃訉W習。

                  強調世俗性還在于我們的孩子將來也要考大學,有能力選擇進入社會主流群體。而不是不得不處于社會邊緣。不管是參加國內高考還是出國留學的考試,他有選擇自己前途的能力。

                  強調理性是因為做新教育的人里有一部分人迷醉于被感動。家長迷戀感動,老師蹲下來和孩子說話了就很感動,把孩子們的手工制作以一個主題展覽出來就很感動,母親節孩子做了賀卡就很感動,學校做個有形式感的活動就很感動。學校也迷戀感動,自我感動和迷戀家長們的感動。學校感動了家長,家長的感動反過來又感動學校。我并不否定這些感動,所有發生的美好行為和感情都會自然地引發感動,且需要表達感動去認可創造美好的人。我是希望大家不要迷戀感動,一旦迷戀了就會像吸毒一樣,不斷地需要被刺激,學校也會不斷地制造感動維持自己的崇拜者。怎么判斷自己是正常地被感動還是迷戀上了感動呢?首先,影響你選擇的條件里你被打動了是不是唯一條件或者主要條件?其次,你能否判斷對方是否在努力打動你?因為所有的好銷售都會投你所好地打動你,而教育不是商業,招生不是銷售。

                  迷戀感動還有一個表現就是教育者的自嗨現象。從成人的“高度”出發而不是從兒童的“低度”出發,以把最好的東西給孩子為愿望實現自我補償式教育,美其名曰與孩子一同成長。就像養育嬰兒時母親也要喝奶一樣。

                  那么,我們將理性的目光投向何處呢?學校的理念、文化、教師、環境、學科的系統性、教學的專業性、評價的導向性、師資比、在校生、課間生活等。

                  日日新美麗的校園、自由的生活

                  2、 日日新在做什么樣的創新?

                  教育需要創新嗎?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:需要。我們先辨析一下為什么要進行創新?創新是應人類社會發展的需要,是社會發展的產物,也是發展的推動力。古典時代,教育是貴族階層獨享的,是個性化的精英教育。人類進入工業化時代,需要提高普通勞動者的知識水平,教育開始普及。加之人類社會的政治對民主的普遍認同,普及的教育實現了性別、階級的平等。當今的人類社會步入信息化時代,工業化時代工廠式、標準化教育顯出了局限性。教育又到了需要變革的階段。中國的教育創新也正是應和了信息化時代的變化。

                  全世界都在創新,但發達國家開始得早,所以中國的創新有著向別人學習的便利。這是好事,也需警醒,莫要拿來主義,莫要跟風,莫要教條,莫要胡亂嫁接。

                  教育創新有什么特點呢?教育創新應該是漸變,而不是突變。局部的試點可以進行突變式實驗,這種實驗大部分是不成功的,但會有可圈可點之處。局部實驗即使成功了,也不一定適合推廣??v觀教育場,多少亮眼一時的實驗默默收場。

                  創新需要機會,也需要條件。社會變革就是教育創新的機會,所以,現在創新的機會已經來了。需要什么條件呢?條件肯定會有若干,但最重要的條件是人準備好了嗎?比如項目式學習,它的任務導向可以激發孩子的自主性,它的跨學科綜合可以培養創造性,它的團隊工作的方式可以鍛煉合作性。從來沒有自主過的一群孩子會把任性當作自主,學科知識儲備不足的孩子遷移能力弱,自我意識不健全的孩子達不到民主式合作的目標。中國教育創新面臨的困境就是人沒有準備好。大家都追捧芬蘭教育,那里的教育官員說,我們每個人都是珍貴的。他們社會福利高,教育平均水平高,教育不是為了選拔人才,教育也不是為了社會培養人才,教育是為了每個人成為他自己。社會發展的差距是巨大的,把芬蘭的成果嫁接到我們的樹上,活下來很難。

                  在中國,過去軍備競賽式的教育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,影響了民族的發展。當下迫切的需求是回歸常識。讓孩子像孩子一樣長大,讓生活像生活一樣真實自然。能夠回到常識,也是創新。

                  日日新所做的創新,就是回歸常識。人可以有尊嚴地生活是不是常識性生活?人可以按自然規律生長是不是常識性生長?孩子的自我得以建立,自主性得以激發是不是常識性發展?孩子的知識得到系統性學習是不是常識性學習?這些是我們在做的事情。日日新的創新就是要帶來人文價值的復興。日日維新,年年守故。人每一天都是新的,人每一天都在更新自己,但愛與美是不變的,善與真是不變的。以不變之真善美日日新己,人生則是豐滿的?!独献印吩唬骸爸T幻鳌?。所有的創新其實都是回到原點,回到初心,回到自然的基本規律,回到人性本身。

                  日日新自然的環境、玩耍的孩子


               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jsonnode.com/xinwen/644.html

                溫馨提示:創業有風險,投資須謹慎!編輯聲明:培訓頭條是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平臺,轉載務必注明來源,部分內容來源用戶上傳,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,不可作為直接的消費指導與投資建議。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如有侵犯版權請來信告知E-mail:1074976040@qq.com,我們將立即處理。

                guanggao
                相關閱讀
                精選新聞
                小妖精好湿好紧好爽好硬视频
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<source id="zq149"><menu id="zq149"></menu></source>